日期:2025/01/20 17:01 來源:甘肅農民網
字號:[大][中][小]
2024年,隴南市西和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把文明實踐與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扎實做好民生保障等工作結合起來,持續(xù)完善機制建設、提升實踐陣地、建強服務隊伍、拓展服務觸角、延伸品牌實效,書寫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西和“答卷”。
以“高效”促“實效” 讓實踐陣地“活”起來
2024年,西和縣統(tǒng)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chuàng)建,深入實施“六大工程”。縣委常委會研究部署新時代文明實踐全年重點工作,明確工作方向,同時制定三級黨組織書記任務清單和年度重點工作項目清單;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充分發(fā)揮行業(yè)優(yōu)勢,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文明實踐工作高效推進。
“自從有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我們的業(yè)余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這里經常舉辦各種講座和活動,我們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增進干部和群眾之間的感情。”十里鎮(zhèn)村民任女士臉上不禁揚起了笑容。
2024年,西和縣全面盤活整合現有資源,謀劃建設新的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完善功能配備;在全面實現陣地標準化建設基礎上,以點帶面,按照“實踐所+戶外驛站、實踐所+理論宣講、實踐所+幸福食堂、實踐所+景區(qū)服務”的思路,拓展提升4個文明實踐所。建設三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示范點)42個,2024年建成6個,既有“固定場所”,也有“移動陣地”。
從“三化”到“三心” 讓理論宣講“強”起來
學習實踐科學理論,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首要任務。一年來,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廣泛開展理論宣講工作,將理論、政策宣講作為傳播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凝聚思想共識、武裝和教育干部群眾的有效途徑和重要載體,以“差異化”服務、“分眾化”賦能、“互動化”連接,形成思想引領“聚人心”,理論宣講“暖民心”,學習實踐“筑同心”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格局,讓理論政策宣講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鄉(xiāng)親們,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就是向大家宣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當前最新政策。”“這幾天天氣干燥,大家要時刻關注森林防火。”“最近電信詐騙案例層出不窮,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一場又一場“院落會”,成為群眾學理論,聽政策,談心聲的重要載體。
既在學習上深耕,又在大眾化宣講上著力,把鮮活的思想講鮮活。一場場學習新思想的活動相繼開展。一年來,西和縣各鄉(xiāng)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實踐基地(示范點)開展1000余場次宣講,參加人數達5.6萬余人次。形成了罐罐茶宣講、板凳宣講、五老宣講、炕頭會、院落會等西和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特色品牌。
變“被動”為“主動” 讓廣大群眾“樂”起來
2024年,西和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準確把握群眾需求動態(tài),精心策劃貼近百姓、貼近生活的志愿服務活動,讓實踐所(站)“搭臺”,志愿者“唱戲”,推動廣大群眾當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主角”,將有溫度、接地氣的文明實踐活動送到基層群眾中。圍繞“春節(jié)送服務”“文藝進萬家”“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書香西和”“移風易俗宣傳”“我們的節(jié)日”等主題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8萬余場次。
文明實踐,重在“文明”,貴在“實踐”。緊扣群眾的急事、難事、煩心事,“點單配菜”傳遞溫情,文化活動寓教于樂,政策上門答疑解惑……而這,正是西和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的生動寫照。
每逢傳統(tǒng)佳節(jié),實踐中心(所、站)總是熱鬧非凡,成為傳統(tǒng)文化、手工制作、非遺項目體驗的聚集地。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接連不斷,激發(fā)了廣大民眾的熱情參與,共同掀起了一股股傳承文化、歡度佳節(jié)的文明實踐熱潮。
從“宣傳”到“治理” 讓移風易俗“實”起來
2024年,西和縣文明實踐辦集中精力開展“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婚俗”十大宣傳行動,開展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大調研大整治工作,通過鄉(xiāng)鎮(zhèn)自查,工作組調研兩種形式,對高額彩禮、大操大辦及其他移風易俗領域出現的問題進行排摸,建立問題臺賬,逐一整改。并明確提出“倡導0彩禮,彩禮限高5萬元,隨禮限高100元,酒席不超過20桌,用酒不超過70元,用煙不超過10元,紅白事不超過3天”的倡議。移風易俗從單方面宣傳,進入到治理階段。
在移風易俗領域亂象治理中,“一約四會”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宣傳發(fā)動、教育引導和制度約束作用被充分發(fā)揮出來。西和縣結合“推動殯葬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專項行動,對各村村規(guī)民約,一約四會章程作了新修訂,增加了新內容,提高了黨員移風易俗的紀律要求,讓移風易俗的“軟要求”轉化為“硬約束”。同時,建立預警約談機制,“紅白理事會”實時掌握轄區(qū)內家庭紅白事信息,做到“早宣傳、早介入、早引導”。